吉林检方推进检察改革实录: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一步到位
吉林检方推进检察改革实录: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一步到位
2015-07-29 来源:正义网-检察日报 作者:admin吉林省检察机关在推进检察改革中,经过两个波次一系列程序的选任,17个改革试点院673名员额内检察官全部产生,省、市、县三级院的员额比例分别占本级政法专项编制数的31.9%、34.9%、38%,均低于中央规定的员额比例。
吉林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说,员额内检察官选任工作顺利结束,标志着检察改革中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已经啃下来,朝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改革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作为检察改革难度最大的一环,吉林检察机关是如何推进的?673名员额内检察官又是如何在检察改革中实现“华丽转身”的?
尽量把困难想得充分些
选任员额内检察官是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关键,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选谁、如何选,成为改革的难题。
吉林省检察院党组感到,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“奶酪”,只有未雨绸缪,提前做好“假设”,把各项工作做到位,才能为改革铺平道路。实践中,他们坚持“稳中求破,破中保稳”的改革思路,把各项工作做到未发之前。
针对各种声音背后的思想反映,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始终。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改革,仅三级院视频会议就开了5次,试点院班子成员找每一位干警谈心,不断统一思想认识。省检察院组织编写了《司法改革正当时》辅导书,人手一册,让大家真正了解“为什么改、改什么、怎么改”,增强大家对改革的信心和决心,形成“早改早受益,早改早发展”的共识。
他们坚持“大家的事情大家办”,对改革方案和重要制度几上几下征求意见,组织广大干警对改革方案进行六轮讨论;在检察内网开辟专栏,及时通报情况、听取意见、解疑释惑;配套制度除在系统内征求意见外,还广泛征求省法院和组织、编制、财政、人社等部门的意见,先后吸纳各方面意见130余条。
他们统筹考虑上下级院、不同类别人员、不同年龄人员的利益关系,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人梦有所求,实有所归。比如,针对助检员是办案重要力量的实际,把省检察院助检员进入员额的比例由30%提高到40%,省检察院104名助检员报名,就有50名被遴选为员额内检察官;在研究确定员额内检察官办案补贴的同时,对员额外和行政人员也给予适当工作补助;针对员额检察官选任工作的复杂性,省检察院组织16个市县试点院的检察长和改革骨干,进行10个专题的集中培训,确保试点院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员额改革任务。
带头作用不可低估
“在检察院当了一辈子检察官,临快退休了,却突然要把检察官的头衔给摘了,叫我怎么理解?”
“进员额的全是资历深的老同志,年轻人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出头?”
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之初,一些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。为此,吉林省检察院党组明确要求各级院领导在改革中要引路、带头、示范。
在员额内检察官选任报名阶段,报名人员一时“爆满”,“僧多粥少”矛盾突出。关键时刻,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、副检察长刘志兵,主动提出不进员额。紧接着,省检察院又有7名副厅级以上领导提出不进员额。最后,仅省检察院就有92名具有检察官身份的人员主动提出不参与员额竞争。
省检察院基层处处长王彦东,从事反贪、公诉等业务工作16年,这次主动放弃员额选任竞争。他说,省检察院领导长期从事检察工作,他们都能从大局出发主动提出不进员额,我不进员额也没什么。
领导和机关的带头作用影响了一大批人员,其他16个试点院,也有43名院领导主动提出不进员额,为干警带了好头。
进到员额内的检察官,既要放权,又要承担严格的责任,所办案件要终身追责。考虑到检察官责任重大,将给予检察官适当的办案补贴。对此,省检察院领导也同样做出表率:领导干部不拿最高办案补贴,只拿和检察辅助人员与检察行政人员一样的补贴。
“院领导都跟我们一个样,我们心里头没有什么不平衡的。”没有报名或没能入员额的干警们大都做出这样的表示。
公平公正组织好考试
员额内检察官如何选?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?这是干警最为关注的话题,也是改革者们研究最多的课题。经过深入缜密研究论证,并多次征求各级院意见,他们决定采取“考试十考核”的综合评定方式,把政治坚定、法学功底扎实、办案经验丰富、廉洁敬业作为根本条件,真正将“具备成熟司法能力”的检察人员选入到员额内。
从4月20日动员部署开始,选任工作就以“倒计时”方式紧锣密鼓地推进——开展改革试点院集中培训,组织参与选任的干警报名,公布员额内检察官及主任检察官选任工作方案,选任考试资格审核,参选人员网上填录,笔试,面试,成立遴选委员会,审议通过首批员额内检察官,选出主任检察官等等。
省检察院把17个试点院的员额选任工作分成两个波次,省检察院带长春市九台区检察院先行探路,其他15个院随后跟上,压茬推进。5月29日,省检察院主任检察官刚刚出炉,5月30日,其他15个院开始组织第二波次考试。
“我们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,不分职务、年龄,每个试点院用的是同一张笔试卷、同一道面试题、同一组考官。”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说。
在出题环节,他们从全省检察系统抽调业务专家、外聘法学专家参与命题,全程封闭5天,直至评卷评分结束才解除封闭,纪检监察部门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。
“这次考试考核,笔试以检察实务为主,兼顾时政和法理,面试重点考查检察官必备的素质,确保干得好的考得也好。”考前,省检察院提出明确的考试规则,打消了一些人的疑虑和担忧。
在首批员额内检察官选任笔试现场,考场纪律森严,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,并同步视频监控。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化辰、省政协副主席王尔智和最高检司改办、省委政法委的负责人也到场巡查指导。
他们还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,专门研发了选任工作应用系统,考试报名、业绩公示、民主投票、统计分析都通过这个系统进行。还创新采用面试录像方式,确保了同一组考官按同一标准,对面试录像进行统一评分。
“选任工作无一不是在加强监督、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的,确保通过‘过五关斩六将’,让真正的‘将才’脱颖而出。”杨克勤这样诠释选任工作。
努力让每个人位有所归
随着全省检察改革17个试点院673名员额内检察官的诞生,员额内检察官这个称呼,最终转变为在实际岗位上的责任和担当。
6月初,按照定岗定位要求,省检察院为每名员额内检察官确定了权责清单,使每名员额内检察官手上有权,心中有责。与此同时,检察辅助人员、行政人员也按照个人意愿和院里统筹分配的双向选择,全部实现了定岗定位。
梁海燕原是长春市九台区检察院公诉科长,谈到进入员额前后的差别,她感慨颇多:“过去办案有院领导把关,心里有依赖感,现在办案很多事项由自己来定,每办一起案子都如履薄冰,倍有压力。”
倍感压力的背后,除了办案本身,还有来自对员额内检察官“三个一律”的制度约束:对主观有过错造成冤假错案的,一律调离检察官岗位,撤销检察官职务,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;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,因取证不合法、审查不认真,导致证据在下一个环节被排除的,一律先停止工作,调查核实后依照相关规定处理;对诉讼参与人或其他公民实名举报、控告检察官办案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,一律进行调查核实,根据认定的情况依照相关规定处理。
虽然压力很大,但员额内检察官已然成为职业化、专业化的重要符号,这使被选入员额的检察官倍加珍惜。省检察院原公诉处检察官张东文说:“进入员额就意味着担当,意味着对每一起案子都要终身负责,我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,所以每办一起案子,都细之又细,不能有丝毫差错。”
对于那些原来在办案岗位、能办案会办案,现在却被排在员额之外的检察人员,仍然以辅助人员的身份,加入到办案组织,承担起相应的办案任务。
省检察院原侦查监督处检察员张征宇,有法学博士头衔和多年工作经历,但此次没有被选入员额,他在给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我同大家一样,感到这次遴选是公平公正的,对结果表示拥护和赞同。虽然我没能进入员额,但结果我是接受的。我一定要在辅助岗位上扎实工作,努力提升自身素质,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员额内检察官。”